联合单位是指用于统一计量多品种企业业务量的产品。那么如何理解联合单位法呢?计算步骤是什么?
如何理解联合单位法?
联合单位法是指企业各产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生产销售比例关系。该比例关系的产品组合可视为联合单位,然后确定各联合单位的价格和单位变更成本,分析多品种损益的临界点。
联合单位法计步骤
联合单位是各种产品销量的最小比例。
联合单价=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
联合单位变更成本=—所有联合单位的变更成本
联合盈亏平衡=固定成本总额/(联合单价)-联合单位变更成本)
某产品盈亏平衡=联合盈亏平衡×联合单位中包含的产品数量
什么是固定成本和变化成本?
与变更成本相比,固定成本(又称固定成本)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影响的总成本。
固定成本通常可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情固定成本。
约束性固定成本,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,如工厂和机械设备折旧、财产税、房屋租金、管理人员工资等。
因为这种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有关,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。这种成本的数额一旦确定,就不能轻易改变,所以有相当大的约束力。
酌情固定成本,企业管理部门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经营、财政资源等情况确定计划期间的预算形成的固定成本,如新产品开发费、广告费等。
由于此类成本的预算数量仅在预算期内有效,企业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确定不同预算期的预算数量,因此也称为自定性固定成本。这些成本的数量不受约束,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。
变更成本是指向各种变更生产要素支付的费用,如购买原材料、电力消耗和工人工资。这种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,通常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支付。
根据变更成本的原因,变更成本可分为两类。一是技术变更成本,二是酌情变更成本。
技术变更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技术因素决定,总成本随消耗变化成正比变化的成本,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直接物理消耗成本。酌情变更成本是指企业管理部门可以决定的变更成本。